对生活在南雄的客家人来说,每逢春末夏初雨水连绵不断,就意味着又到了吃菜包糍的时候了。老人们都说,吃了这种由黄栀子和粘米做成的糍,不仅能清热去湿,还有驱邪扶正之效。
被南雄乡亲们称为“巧媳妇”的谢大姐告诉记者,她从小就学会了包菜包糍。但要想吃上美味、可口的菜包糍,可得费一番工夫。“首先要取粘米浸泡三小时,再掺入大量野外摘来的黄栀子果实磨浆。”据悉,黄栀子还具有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等功效。
黄栀子浆磨好后,入锅熬至半熟起锅,在案板上搓揉成质地均匀的米团,之后将大米浆团分成若干个鹌鹑蛋大小的小米浆团,捏成薄皮,包上馅,上笼屉蒸熟后便可以食用,故又称其为“米饺”。谢大姐说,南雄的菜包糍馅可根据个人口味不同,加入笋干、萝卜干、茄子、酸菜等配料。
馅料炒熟后,搅拌粘粉和生粉制作面皮则是另一个颇有讲究的环节。“不仅要搅拌成团,由于米浆是白色的,所以还要加入黄栀子进行调色,或者加入稻秆灰一起煮,这样才能制作出颜色诱人的金黄色的菜包糍。”
邓大姐说,菜包糍一定要用地道农家米制作才好吃,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水稻,用大米为主料的菜包糍成为当地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。
当地史志资料记载,菜包糍其实是南雄浈江边一带船民的小吃,又名“船佬糍”。菜包糍历史悠久。相传中原南迁前辈习惯用麦子磨成粉做饺子,唐、宋期间来南雄珠玑巷居住,冬麦甚少,就选用水磨白大米磨成的粉代替,做传统菜包糍的风俗也一直流传至今。